文章来源:化工厂 更新时间:2023-10-23 13:07:02
摘要:2018年,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多次化工厂拆迁,其中重庆、天津、山东等地的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。化工厂拆迁过程中,除了实施拆除,还需要进行废弃物处理、污染治理等环保工作,但是也暴露出很多问题,包括拆迁过程中的社会影响、法律监管等问题。
2018年,全国各地进行了多次化工厂拆迁,在环保压力下,不合规的化工厂被迫关闭,这一过程也被看做是“去产能”政策的延伸。其中,重庆的“毒雾事件”引起了公众密切关注,更有媒体报道称,在全国23个省份,官方或民间自发的对不符合安全、环保等要求的化工企业进行关闭。
随着拆除频率的增加,废弃物处理、污染治理等问题也被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。化工废弃物的环保处理,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安全。比如,山东博兴化工厂拆除中,巴洛仕集团采用了“清洗置换、设备回收、污泥减量化、废液处理、油罐拆除、危废处理、环保施工”等手段,最终实现了化工厂的合规拆除。另外,巴洛仕还应用了不动火的水刀切割技术,大大提高了拆除过程的安全性。
尽管化工厂拆迁是重要环保措施之一,但其存在的社会影响也不容忽视。首先,大量的劳动力失业导致社会流动性加剧,进而对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压力。其次,部分地区因为化工厂的关闭,将直接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失业,一些贫困地区将面临更加严重的就业问题。
此外,化工厂拆迁也容易引发社会不满情绪。例如,在重庆拆除一处不合规化工企业时,周边居民不满废水排入街道,因而天然气公司的站点被抢夺、汽车被掀倒等。
在化工厂拆迁过程中,涉及到多部门的协作办理,管理难度大且监管漏洞明显。例如,在山东博兴化工厂拆除过程中,山东省环保厅认为其环保措施不规范,一度扬言要求拆除恢复生态的同时对巴洛仕逼债。
与此同时,由于拆迁涉及到多部门的审核,所以审批速度较缓慢。在一些地方,尚未找到新的就业岗位,就开始拆除化工厂,导致部分工人失去了工作但无法分配到新的就业资源上来。
目前,国内法律对于环保、生产监管等问题偏重处罚性管理,缺乏有效制约措施。很多企业往往集聚化工厂,通过“分散污染”等方式避免了强制性环保措施,这也为环境污染留下了一定的隐患。
此外,许多地方政府在环保、产能过剩方面缺少有效的考核制度,导致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。
在化工厂拆迁过程中,需要注重社会影响和环保治理问题,确保拆迁程序合规合法。此外,拆迁企业也需要科学、优化地处理废弃物,保护环境。在这个过程中,政府部门应发挥更大作用,组织各方强力配合,解决多部门之间的合作问题,限制化工厂对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。
综上所述,化工厂拆迁是一项必要的环保举措,有效保障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。但在拆迁过程中,也需要注重社会影响、加大监管力度,健全法律制度等,逐步推进规范化涉永续发展化去产能。
地址: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川硐麒龙国际会展城D1栋写字楼18楼19号房电话:400-6699-864传真:
版权所有:Copyright © 2012-2025 废旧工厂拆除网 陕西星辰拓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4057906号-11